党群建设
• 党建在线
• 清廉医院
• 工会信息
• 团委工作
• 巾帼风姿
• 志工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党群建设 党群建设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发表日期:2014-04-09 04:16:00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李良栋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前言

同志们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努力奋斗,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而努力。但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党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已经和正在全党的范围内掀起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面临着这么多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承担着这样复杂,无比艰巨的任务的时候,要集中一段时间,集中一些经历,在全党的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呢?应该说,这涉及到怎么理解这些活动的意义问题。

不久前,习近平同志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座谈会上,代替党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习近平同志这段讲话,可以说一针见血的揭示了这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部意义,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现实客观的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而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就应当在全的范围内,实时的开展一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

下来我分两个部分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第一个部分,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客观的要求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全面的规划和部署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从现在起到2020年满打满算不到7年的时候,可以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能不能如期的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按照小平的看法或者部署,这是第二步非常重大的发展战略,这一步能走好,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关系到在本世界中叶,能不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的阶段和时期。100多年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一直奋斗到今天,无论是戊戌维新,还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乃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真正进入富强、民主、文明,这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但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是相当繁重,而且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我们不能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党,不能和人民群众相脱离,必须更好的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恢复我们党紧密的联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怎么样理解,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呢?我们先看一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1、经济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

1)经济建设的目标

首先从经济上看,党的十八大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翻一番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举措。党的十八大召开和召开之后,也有一些学者提出看法,认为以当代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建设水平,翻两番,翻三番都是有可能的,为什么确定翻一番呢?其实这些同志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国家大,情况复杂,并且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你比如说经济发达地区,像苏南,像广东,还有一些省份,翻两番,翻三番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在西部地区,能力实现翻一番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经济建设成果。所以党中央是立足于全国的全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思想问题,确定目标。

2)经济建设的具体任务

而要实现这个翻一番,党的十八大指出,主要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就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真正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你比如说如何处理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关系,不是把两个分裂开来,而且真正有机统一起来,你比如说怎么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平等公正,正义,而又要始终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遵循价值规律,讲究竞争规律,这都是我们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中,应当而且比较把握好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全新的经济体制。

十八大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件全新而却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在一种粗放式的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水平上运行的,确实集约式的经济发展,而且特别是缺乏创新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大家知道,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上,长时期以来,一个是依靠政府的投资进行经济拉动,第二个过分的,过渡的依赖外贸出口,而且扩大内需,在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远远不足,另外就是我们这个创新性的经济发展驱动战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上我们都没有达到一个应用的水平,因而影响和制约了我们的经济发展的质量,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要想真正致力于世界发达国家民族治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实现创新性的驱动发展,而在这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要下大气力,花真功夫,要做出实效,要看出效果。

党的十八大还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们除了要进一步扩大内需之外,还要对产业结构进一步进行调整,稳增长、调结构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结构不合理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和完成,这也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等为标志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也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而要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就要不断的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使中国亿万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进入现代化的生活,体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红利,而这个都要通过城乡发展一体化来解决和完成。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着任务可以是是相当艰巨的。十八大以后,这一届新的领导集体是把这个推进发展中国式的城镇化建设当成我们这个发展中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和战略来提出的,实现这个任务毫无疑问相当艰巨,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与此同时我们在对内要进一步搞好改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对外实行开放,不仅从过去那种引进来,还要更水平,更高质量的走出去,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统一起来,这些可以说都是摆在我们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而繁重的任务。

2、政治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

1)政治建设的目标

十八大确定的政治建设目标,那就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民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80年代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的一个论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和全面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我们必须而且应当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尽快的提上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2)政治建设的具体任务

所以党的十八大正确的指出,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体任务呢就是要支持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还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就是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头一个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要通过改革来完善我们现有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而不是另起炉灶,把西方的多党政治三权分立,议会民主,简单的照抄照搬到中国来,西方的政治文明中有一些是人类文明的合理成果,我们应该合理的借鉴,合理的吸取,但这的确不能照抄照搬,搬不来也用不上。“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完善我们现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因为小平同时当年说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制度好了,坏人没法做坏事,制度不好,好人没法做好事,他这番话可以说是非常深刻,那么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如说通过改革来完善选举制度,真正选拔那些德才兼备并且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当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的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怎样加强自身建设,适应基因的历史需要,真正成为领导人民,推进民主、健全法制的第一线的权威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些重大决策,怎么发挥自己的作用。还有其他一些重大决策,人民代表大会都要真正的发挥国家权利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出显示出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和功能。他们人民代表大会怎么进一步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的监督,这个监督从法律上看,是最就权威的监督,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这个监督还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最根本的任务。

那么怎么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真正把协商引入决策的全过程,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一些事关国家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上,要确实实现协商。真正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一个就是怎样从新的历史实际出发,不断的扩大基层协商民主,寻求更多更高的基层协商民主方式和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还有一个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使农村村民自治,城市里的社区自治和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百丈竿头更上一步,让人民群众在基层生活中,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性真实性。

还有一个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需要,我们要集中精力,破解那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说怎么改革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转换政府职能,使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真正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比如说怎么进一步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就真正要把权力关到笼子里边,这就需要我们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法制化上,要不断进行思考,要不断勇于创新,不断的建立健全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机制,特别是制约的机制,我们不能把西方的三权分立照抄照搬到中国来,因为搬不来,搬来的话,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就要下降,因为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并行设计,彼此才能制约,如果三权分立搬到中国来,头一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有下降了,要跟行政司法平行,现在理论说,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高高在上,人民当家作主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地位下降,社会主义主权在民的前途就不得而知,所以不能照抄照搬,但是三权分立后边那个原则和理念,权力必须科学设计,彼此应该有效制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这一方面,我们恐怕长期以来思考的不够,问题解决的也不够,所以党的十八大在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的机制,在反腐倡廉的问题上,要防惩结合,以防为主,防就是要对权力实行制约,所以我们就要考虑,怎样尽快的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使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在制度面前不能贪,不敢贪,这恐怕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逐一的进行破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长足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才能不断进步。

3、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

1)文化建设的目标

十八大文化建设上提出的具体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2)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

这里边就是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一个是怎么尽快的建构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框架,而这中间最根本的是就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用核心价值理念统帅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快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真正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两个方面任务都是非常繁重的,我个人认为,文化的变迁和进步,远比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更为艰难,因为它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它是思想观念领域的一场重大的进步,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讲更加至多。

所以怎样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比如说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使这个体系更丰富更完善,能够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普遍接受,怎么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改变当前社会主义这个风气日下,信用流失,这人民群众十分不满的状况,怎么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事业,进一步丰富人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整个国际文化竞争中,怎样增强我们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都要通过艰苦的扎实的劳动和建设,才能最后得到体现。

4、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

1)社会建设的目标

社会建设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主义保障全民覆盖。

2)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

要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就至少义务教育真正实现人人平等,而逐渐的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也要人人平等,与此同时也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创业性的工作,最大限度的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与此同时还有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千方百计的增加居民的收入,比如说怎么改革我们现有的分配框架,不仅二次分配要体现公平,第一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这些都是我在社会建设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还有一个通过二次分配,进一步促进推进城乡二次分配,整个体系的建设,通过改革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要搞好这些,还有赖于党和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要得到创新性的发展,要把原有的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同人心群众自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建设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这都是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5、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

1)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还有一个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五位一体,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

要做到这些十八大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各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难题

十八大提出的这些目标和任务,可以说艰巨、繁重,要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边,要如期的实现,顺利的完成,应该说对党和中国人民都是一场全新的挑战和考验,但是完成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我们一方面有着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可以说党的十八大正确的指出,这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这样一个情况,就跟我们提出了完全崭新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的改革,确实已经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矛盾和问题相当突出,同样十八大正确的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还有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都对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挑战和考验。

要顺利的完全这些任务,如期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实非常需要,特别要求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真正攻坚克难夺取胜利,但是如果我们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失掉人民群众的相信和支持,我们就没有办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党中央作十八大开局后不久,就是十八大召开之后,开局的第一年,就把在全党的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上日程,它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想这是第一个部分。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第二个部分毫无疑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作为领导党,它领导国家和社会全部生活,作为执政党,它代表人民执掌国家政权,所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好坏,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风气,中国共产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一如既往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呢,紧密的跟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联系在一起,关系到这个党能不能始终保持自己性质、宗旨,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的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这一代中央领导建立不久,就高度的重视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并且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治国理政的根基。这就是上升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个高度来开展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刚刚建立不久,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具体学习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就特别强调,代表党中央特别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就会走向失败。习近平同志这段话说的是何等深刻,抓住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必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党只有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就是谈到执政基础的问题,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才能真正做到坚如磐石,这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指出: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习近平同志这段话,又从领域一个角度揭示了,这是在全党的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也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二个重大的意义。

为什么新的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不久,就非常重视特别强调要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民头脑中主观自身的,它是历史和现实对于我们的客观昭示,同样还有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的强调,他说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世界各国执政党下台的教训,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执政党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脱离群众,党风恶化的危险也越大。这是确实看到了,这个执政党,执政规律的问题。

可以说世界各国执政党兴衰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都特别客观的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执政地位执政基础就会巩固,什么时候我们脱离人民群众,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变成油水关系,执政党就会走向反面,丧失执政地位,丢掉执政基础。我们看到前苏联,可以说前苏联它最后灭忙的历史教训客观的告诉我们,执政党一刻也不能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苏联呢有着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成为各个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楷模的,2000多万党员,他一共就2亿人口,2000多万党员,占十分之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党,一个大国,在1989年末和1990年初,一夜之间倾刻瓦解,烟消云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我想最深刻的原因,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它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所以这一个非常深刻的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党应当引以为戒。   

在苏联解体前,苏联社科院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搞过一次社会调查:被调查的人员中,这个调查问卷回答中,认为苏共仍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占4%,认为苏联共产党能够代表全体人民的只能占7%,认为苏联共产党能够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共产党已经代表官僚和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利益的竟高达85%。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已经对苏联共产党丧失了信心,他们不再认为苏联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所以苏共垮台,70多年的社会主义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老百姓认为跟自己没有关系。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可能也同样是如此,这些教训可以说沉痛的告诉我们,就是什么时候一个执政党维护、代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这个党就会生机勃勃,不断走向胜利,什么时候一个党脱离了人民群众,背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等待这个党的命运,那只能是死亡。

在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进程中的确看到,我们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条件和民主革命时期相比,和新中国建立之后一段时间相比,有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给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而另一方面,由于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个完全崭新的思路,你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当然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当然多种经济分配方式并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整个社会最重要走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主要价值追求。但是把这些原则和价值追求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结合在一起,就是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尊重价值规律,讲求竞争规律非常艰难,我个人认为,我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矛盾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结合在一起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完全解决好,甚至我一直在讲,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有哪些客观规律我们今天并没有完全理顺清,那么这一种,新旧体制交替,社会处于转型的历史条件下,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涌现,引发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无穷,这对我们这个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确实上历史上没有的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种考验”、“四种风险”,都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所在。

“四种考验”大家知道,就是执政能力的考验,会不会执政,怎么执政,改革开放的考验,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的进步,但是引发一连串负面的问题,市场经济的考验,市场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很多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外部环境的考验,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不是在一个莺歌燕舞的国际环境中顺利的向前迈进的,西方敌视中国那些国家和政治势力,始终把我们进步和发展看成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采取各种方式来遏制我们,并且在政治上希望中国走向融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统一轨道,搞西方式的多党竞争,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在文化上企图用西方的,所以基督教文明战胜我们,他们认为所谓的儒家文明和佛教文明,所以这些考虑都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相当艰巨的非常复杂的,这必然给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所以十八大指出“四大风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种危险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有所表现的,都影响着党的顺利发展,和集体的健康的,而这其中,脱离群众的危险,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危险,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就要亡党亡国,失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的支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四种考验,应对四种挑战,就是我们党自身建设和提高领导水平执政能力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最近一次讲话中特别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群众路线问题上,党的主流是好的。这话非常正确,没有一大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干部和党们,我们的改革开放不会走到今天,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但是,习近平同志又指出,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此,人民群众相当不满,党的公信力遭到挑战。

    我们看一看最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归根结底,这些问题都反映在我们的一些部分,一些地区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的宗旨观上,发生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立场和态度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偏差。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体,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着群众,干的事是为了人民群众,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的。所以进一步强化党的宗旨观念教育,真正解决好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立场和态度问题,这的确关系到党员干部能否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个基础和前提。

2010年11月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有一个独家调查:中国的政治优势究竟在哪里。收集105位专家意见,结果列出了中国最为集中的十个政治优势,按照十个政治优势,又调查了1000位群众和200名干部,结果显示,无论是干部群体,还是普通群众群体,对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个政治优势的认同度都比较低。群众认同占总7.45%,干部认同占总7.94%。说来说去都没有超过8%。

同样2005年社会科技院编发的《社会蓝皮书》统计了从1993到2003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结果发现已由1993年的每年1万起到2003年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1993年的每年大约73万人扩大到2003年的将近307万人。所以有学者指出,从2006年到2010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加了一倍。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说明了,正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矛盾深重,正是由于社会转型期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一些党政工作部门,没有很好的始终如一的,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的群众的疾苦放在首位,真正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只所医,才造成了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从民主革命时期相比,同新中国建立那时候相比,社会形势、社会条件发生了具体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社会条件变化了,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方式、方法也要改善,但是在这一方面,我们做的远远不足,我们必须看到,不管社会怎样变化,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要求和期望,是越来越高的,我们党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能不能具有强烈的公信力,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始终如一的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长期的密切的血肉联系。所以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得到巩固,党和国家能不能获得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必须适应新的历史要求,不断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传统和创新统一起来,真正通过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体,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才能真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所以坚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活动,它客观上说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at365在线平台 -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备案号:浙ICP备15022556号  技术支持:上海华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